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 协议书

修路协议书

时间:2024-07-07 14:04:47
修路协议书范文汇编八篇

修路协议书范文汇编八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协议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签订协议是解决纠纷的保障。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协议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修路协议书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修路协议书 篇1

甲方:xxx社

乙方:xxx社

为适应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和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村村通公路。龙市镇崇佛村x社因修建乡村公路需经过三块碑村x社、x社。本着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崇佛村村委会、三块碑村村委会以及甲乙双方群众共同协商,决定协议如下:

一、从三块碑村三队至十二队,十二队黄发树门前至崇佛村一社李家湾xx门前砖房子大坝子止,修建一条路基6米宽的毛基公路。

二、占用三块碑十二社土地采用1:2的置换方式置换土地,共占用三块碑村十二社xxx田土面积共计xx亩,崇佛村一社用xx耕种的方田与其置换。

三、崇佛一社付三块碑村十二社合伙费xx元。

四、如崇佛一社以外的村社要搭建公路须经双方协商同意后方可修建。

五、如崇佛一社有重车拉东西把三块碑村公路损坏应由崇佛x社处理维修。

甲方:龙市镇崇佛村x社

乙方:龙市镇三块碑村x社、x社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鉴证方:xxx 鉴证方:xxx

20xx年x月x日 20xx年x月x日

修路协议书 篇2

甲方:沙里乡果卜村那么屯72户群众

沙里乡果卜村甲吕屯39户群众

沙里乡果卜村那丧屯41户群众

乙方:沙里乡果卜村那么屯罗廷海

沙里乡果卜村那丧屯李大军

为了改善甲方三屯的交通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甲方群众积极筹资计划修建从那坝村那桃屯到果卜村那么、甲吕、那丧三屯的屯级公路。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甲方委托乙方负责管理群众集资款的使用,由乙方负责协助沙里乡政府协调相关修路事宜。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及义务,经过双方充分协商,达成以下修路协议条款。

一、甲方三屯群众集资修建的屯级公路总里程约为14公里。甲方群众自愿筹资26万元,其中那么、甲吕两屯群众负责集资18万元,那丧屯群众负责集资8万元。甲方将该集资款交由乙方和沙里乡政府指派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主要用于修路的工程款和相关林木补偿费支出。

二、修路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乙方配合乡政府争取县扶贫项目资金支持。若争取的项目资金少,不能满足工程所需的,由乙方自行解决。若乙方争取到比较充足的项目资金,

公路修成后仍有剩余的资金,则由乙方自行支配,甲方群众无权参与享受。

三、甲方群众要求修建的公路从那坝村那桃屯的村级公路修通到果卜村的那么、甲吕和那丧三个屯。没有特殊情况的,要求4个月内修通公路,公路修成后要确保农用车能正常行驶(因后期下雨塌方影响行驶的除外),同时要配套建设排水沟和排水涵洞。

四、修路占用那坝村群众的水田,由甲方那丧屯的群众用相邻的水田按面积交换,占用那坝村群众旱地的,折价补偿,补偿金从集资款中支付。修路占用果卜村其他组群众的水田,首先由村委做群众思想工作无偿占用,万一被占用地的群众思想不通的,从集资款中适当折价补偿。修路占用其他村组的经济林或用材林的,由乙方配合乡政府出面协调折价补偿,补偿金从甲方群众集资款中支付。修路占用甲方三屯内部群众的经济林或用材林、水田或旱地的全部无偿占用。

五、乙方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协调施工队进场施工后,甲方在开始施工后的第二天将26万元集资款存入乙方指定的帐户,以备修路之用。工程款必须在乡政府指派的工作人员监督下方能支付。

六、在修路过程中,甲方的群众要积极配合乙方做好相关协调和林木补偿的清点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自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望甲、乙双方严格遵守,如有违约,由违约方赔偿对方损失外,另支付工程总造价20%的违约金。

九、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乡政府壹份。

甲方:果卜村那么屯群众代表签字:

果卜村甲吕屯群众代表签字:

果卜村那丧屯群众代表签字:

乙方:果卜村那么屯 代表:

果卜村那丧屯 代表:

监督方:沙里乡政府工作人员 代表:

签订协议时间:

签订协议地点:

那么屯级公路占用土地补偿协议书

甲方:沙里瑶族乡人民政府 (间称甲方)

乙方:沙里乡龙化村双龙屯陈洪星等 (间称乙方) 为确保果卜村那么屯级公路的顺利实施,甲方派工作人员与乙方于20xx年12月24日就那么屯级路占用乙方的土地进行现场测量,双方就相关补偿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要支持甲方修建果卜村那么屯级公路,确保此公路顺利实施、按期完工。

二、经测算,此条公路共占用乙方旱地1577.2M,桐果30株。具体数据是:陈洪星户434.7M旱地,梁永平户113M

22222旱地,王丰规户573M旱地,梁永伴户116.5M旱地、桐果

30株,莫明阳户340M旱地。

三、补偿标准及金额:旱地一次性补偿每平方米6.82元,桐果每株补偿2元,适当补偿红薯损失及土方平整肥料费。具体补偿金是:陈洪星户:叁仟零壹拾肆元柒角(3014.7元),其中旱地补偿费2964.7元,红薯损失费50元;梁永平户:柒佰玖拾壹元(791.0元),其中旱地补偿费771.0元,红薯损失费20元;王丰规户:肆仟贰佰零柒元玖角(4207.9元),其中旱地补偿费3907.9元,红薯及肥料补偿费300元;梁永伴户:捌佰伍拾肆元伍角(854.5元),其中旱地补偿费794.5元,桐果补偿费60元;莫明阳户:贰仟肆佰壹拾捌元捌角(2418.8元),其中旱地补偿费2318.8元,木薯损失费100元。几户共计补偿金额为11286.9元。

四、补偿金支付办法。协议书签订后,甲方在20xx年元月10日前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五、此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要严格遵守,如有违约,由违约方赔偿对方一切损失。

六、此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修路协议书 篇3

甲方:

乙方:

为适应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和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致富,便于种植和营脚村幼儿到麻乍镇幼儿院上学。本着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群众共同协商,决定协议如下:

一、 ……此处隐藏1625个字……们一定要把好事办好。作为一个在外打工的村人,我带头表个态,我捐款元。

下面,我讲三点想法:

一、为什么要修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通百业通”。大家一定听说过去山西省陵川县的村吧,这个村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村,由17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00多户人家,800多口人。他们的祖先是古代战乱和灾荒年代逃进山里来的。这里,四山阻隔,上山、下山全是悬崖绝壁。千百年来,他们过着自生自灭的原始生活,在沟里开荒、种地、植树、放牧、砍柴,俨然一个“世外桃源”。解放后,这里的人们也向往过新生活,可闭塞的生存环境却让他们无法摆脱困境:大批的水果烂掉了,大量的药材沤了粪、烧了火,成群的猪羊赶不出山;人们生了急病,抬到半路就咽了气;山外的姑娘不往这里嫁,除了换亲,只有打光棍。1962年,一位县委副书记下乡来到这里,骑着马走到崖头,却找不到下山的路,还把马给吓死了。回去以后,他特意拨给3000元,让村里人修路,这3000元是放在篮子里从悬崖上吊下来送到村里的。从此,村民们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修路历程。

修路的过程中,他们请来工程师,大胆创新地制定了“依山就势,顺崖凿洞,天窗排渣,螺旋上升”的筑路方案。为了筹集资金,他们捧出了准备娶媳妇的积蓄,献出了当年过门的嫁妆,捐出了备下的棺材钱,变卖了菲薄的财产。村委会卖掉了集体所有的树木、牛羊和饲养室,连几间办公室也作了贷款的抵押。他们决心破釜沉舟、决死一战。村里组建起党员攻坚队、青年突击队、光棍决死队、妇女支前队……全村男女老少都全身心地扑在了修路这件事上1991年6月10日,路终于被打通了。当第一辆汽车开进时,全村男女老少每人燃着了一挂鞭炮,路上、村庄里、整个山沟,到处响彻着鞭炮声和欢呼声。

为了这条路,投资59.6万元,义务投工210.8万个工日,动土石方23万立方米,凿通隧道20xx余米。30个春秋,两条生命,人用几代人的血脉筋骨,修出了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路,一条经济大翻身的路,一条英雄的路。现在,那地方的老百姓比较过上幸福的日子,还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大批中外游客。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我就是想说一个道理,不等不靠,我们要依靠我们的力量修一条民心路。为什么要修路,就是我们的日子不能这样过。

二、为什么要集资

首先,国家每年拨到县里的修路资金有限,县里每年重点立项的修路资金有限,如果我们修路就靠国家拨款,那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因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咱村想出集资修路这个思路。我认为,这个思路可行。为什么这样上,因为,这条公路总长度3.5公里,按照现在市场的水泥、柏青来预算成本,大概需要万元,咱村有户人,人口,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就900元的样子,经济压力不是太大。想想村人,为了修那条挂在半山腰的壁挂公路,为了子子孙孙的幸福,付出多么大代价啊。和我们相比,我们遇到的这点困难,确实算不了什么。

其次,有这么一句话,人心齐泰山移,修路是关系到全村乡亲们的利益的大事,是大家的事,不仅是村干部的事,也不仅是工程队的事,因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全村男女老少人人献出一点力量,献出一点资金,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同时,大家都要出谋划策,管好用好监督好这笔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精打细算,决不乱花群众的一分血汗钱。向村人学习,向大庆石油工人学习,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火全胜,决不收兵。

再次,集资修路是咱村艰苦创业的一个壮举,捐资修路也是体现爱心、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善意之举,是一件实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好事、实事。因此,需要我们理解村干部,理解国家的困难,积极投入到集资修活动中去。

三、自己为什么要带头捐款

老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位常年在外的故乡人曾告诉我:不出远门的人是感觉不出家乡的'可亲。是啊,每当起程离开故乡时,总忘不了看一看故乡的山,望一望故乡的水,更忘不了和故乡人道别。自己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是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养育了我。亲不亲,故乡人。爱不爱,故乡人,虽然,自己远离家乡,但是,每时每刻不在关注着家乡的变化,特别是家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我家乡,人人有责,作为一个异乡工作的游子,自己的根在故乡,过几年,也准备回故乡为当地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自己带头捐款理所当然,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农民,为建设家乡出一点资,表示对故乡养育的报答,也是义不容辞的事。因此,今天我要站出来,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父老乡亲加入到集资修路的队伍中来,众手拾柴火焰高,相信,我们也会象村那样,修出一条齐心路、小康路、富裕路、幸福路和复兴路,让我们所有村人的梦想成真。

1960年2月11日,恰好是那一年的农历元宵节。天刚蒙蒙亮,在寒冷的太行山深处就响起了铿锵的铁锤声和隆隆的爆炸声,此后,有十万平凡的人仅仅凭借着一双手,耗费了整整十年时间,甚至付出了许多生命的代价,在太行山陡峭坚硬的悬崖上开凿了一条人工天河。这条河,就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四十多年前,那样一群平凡的人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惜耗费十年时间,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偏偏要在悬崖上开凿数千公里人工天河。那就是不屈不挠的“红旗渠”精神。

让我们发扬战天斗地的村精神,发扬顽强拼搏的“红旗渠”精神,共同完成这个大工程,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汽车能够开出去,电话能够打进来,路通事事通达,路平年年平安,把我们村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灿烂。

谢谢大家。

修路协议书 篇8

吴长生、吴长贵、吴华林、吴华二、吴金林等五人,从本组主道路上,李子贵家屋山头转车道上,接修两条支路,两条支路都要占用到吴仕华秧田。

第一条支路修至吴长生平房圈前坎子止,而且吴长生还在外边修圈为终止界。

第二条支路修至吴金林家止。

鉴于以上情况,自然产生三个甲乙丙,第一条支路吴长生、吴长贵为乙方,第二条支路吴华林、吴华二、吴金林为丙方,被战用秧田的人吴仕华为甲方,以上甲乙丙三方共同人自愿协商达成以下协议,自觉遵守。

1、吴长生、吴长贵两人修路所占用吴仕华的秧田,就用他们金竹林这块地,吴仕华门口前面至大石头,后面至吴仕华的桂花树止,他们两人修4米宽的路前后作为对换吴仕华的秧田地。吴仕华已将路后面的地作为本家修的路。

2、吴华林、吴华二、吴金林叁人修路所占用的秧田,就用老路坎脚吴华二的地来对换。

3、吴长生必须修圈为终止界,而且不准任何人接修,否则吴仕华就要堵断沟边桥的支路。

4、吴华林、吴华二、吴金林叁人所修的支路,由于路段较长,不准任何人在任何段面上接修路,如果让人接修,吴仕华就要堵原秧田内的路。

5、以上协议,甲乙丙三方共陆人,必须各自棕,敬请合作,否则,不要说不情意。

6、本协议共陆份,当事人各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丙方(签字:

20xx 乙未年古历十月十六日

《修路协议书范文汇编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